發表文章

為什麼要考CASI教練證照?

圖片
最近網路上看到有人在問考CASI level 1教練證照需要多久的滑雪時數才能通過,後面的討論幾乎都是在討論該不該花錢考個證照,我不禁開始思考,什麼是讓我們想考證照的動機,我想大概分為以下幾類: 1. 想要以教練為職業:若想以教練為職業,我想有一張證照終究是必須的,否則難以讓學生確認你是否有教學資格,更何況如果想要挑戰更高的級別,一張初級證照是必要的。 2. 想要教朋友又不想誤人:CASI證照除了滑行能力的檢定,同時也有教學能力的測驗。不管是哪一種系統,都有各自教學的邏輯,多年來累積而成,讓學生可以依此脈絡,得到適合的學習及進步。因此,要教人之前,若有相當的教學知識,受過足夠的教學訓練,對學生是非常有幫助的。 3. 想要讓別人知道自己滑的如何:CASI level 1只是最初階,僅具備基本的教學能力,並不需要多特別的滑行能力,只要能達成CASI認為最基礎的滑行就能通過。就算沒有證照的人,只要滑的有經驗、有心得,滑的比CASI level 1教練好的比比皆是,所以我認若只是證明自己滑的多好,而去考教練證照的話,那會是最不值得投資的動機。 4. 想要在自己的人生增加一項成就:這個最難去定義,也不應該去批判。我曾經讀過一本書,作者寫道,有的人賺錢後,會開始規劃要怎麼花錢,透過物質的享受來獲得滿足;但有些人光是看著自己的帳戶的錢不斷增加,就可以得到滿足。這個證照對每個人的意義不同,我們也只能站在自己的思維,給予自己認為最正確的建議,但你怎麼知道這個證照,對這個人的意義是什麼呢? 講一講好像太沈重了,滑雪如果不能開心,就會變得索然無味,能盡情地享受這雪白世界的迷人之處,才是最重要的!找些志同道合的伙伴,Happy Snowboarding!

親子滑雪:三訪苗場滑雪場

圖片
這次主題為親子滑雪,本來成員只有兩位爸爸跟兩位三歲小孩,但是在我的專業推坑下(?),出發前又另外找了小熊貓老婆及陳橘一起(其實是想丟包小孩)。雪場依然是苗場,本來是想去石打丸山的,但是想說帶小孩,最後還是訂回最熟悉、最保險的苗場王子。出發前波波每天都說她要去滑雪,也讓我對這次旅程充滿了信心!很快的就到了要出發的日子~(明明就望穿秋水)   第一天完全是移動日,從台北->桃園機場->東京成田機場->買Tokyo wide pass->搭NEX到東京車站->搭新幹線越後湯沢,中間幾乎沒有停留,唯一停留地點是在越後湯沢車站。特別推薦車站內的超大飯糰跟清酒博物館,飯糰份量很大、口味眾多,我最喜歡的是豚肉,我看許多日本爸媽也帶著小孩來這邊一人一個,吃的好開心;而清酒博物館則是每杯100日元起,超過一百種酒供大家選擇,其中大部份是清酒,也有燒酎、梅酒等,也難怪門口這位大叔喝到不醒人事XD,為了怕大家有選擇困難,店家特別列出熱銷前十名。 移動日實在是太累了......第二天早上完全起不來,等到大人小孩都吃完早餐(2017-2018王子會員有送早餐、還有延後退房等優惠, 詳情請點這 ),又帶著大家租完雪具之後,就已經十點多了。心裡想說事不宜遲,想馬上要衝雪場,畢竟當天是唯一的滑雪日!沒想到波波開始縮了,又是肚子痛、又是腳痛、又是鞋子太小的,各種理由不想進雪場,好不容易抱到雪場,也還是完全不想上雪板,實在讓人崩潰......畢竟前幾天在台灣明明就跟我說要滑雪的啊啊啊! 最初的計劃是康康在平地區域帶兩位小孩滑雪,我則帶著小熊貓及陳橘教學,可是兩位爸爸連小孩都搞不定,小熊貓及陳橘沒人帶上纜車,只能一直走上坡再直滑下來模擬下纜車時的狀況。雖然後來波波開始接受在平地讓人牽著滑雪了,但是康康實在無法一打二,我覺得這樣不行,索性跟小熊貓跟陳橘講解了上下纜車的流程後,就抱著波波一同上纜車。不上還好,上了之後才到想說要下纜車的時候,要怎麼在短時間內把她抱起來,再把她的雪板揹好,又要安全下纜車順利煞車在預備區...要知道波波已經17kg了,所幸這一切都是沒有預演的狀況安全完成了。還在驚魂未定之下,轉頭一看,陳橘已在下纜車時摔倒翻了兩圈,還好上纜車前有先心理建設,畢竟上下纜車對剛來雪場的人而言,並不是那麼容易。 ...

mySKItutor 滑雪教練

圖片
台灣滑雪運動是愈來愈熱門,每到了冬季,FB, IG上面總是充滿了滑雪的影片及照片,一揪十、十揪百,逐漸發展成全民運動(誤),許多台灣人本來就喜愛到日本旅遊,現在大家到日本多了一項行程可以安排--滑雪。台灣本來就很少可以遇到下雪,所以能到雪地上摸摸雪、玩玩雪,甚至在雪場上面滑滑雪,就變成一個讓人充滿期待的活動。 隨著滑雪人數的成長,也愈來愈多人去參加各大系統認證並取得教練證照。但如果要把滑雪教練當作單一職業,不但需要莫大的勇氣,也會是相當程度的冒險;如果想要成為兼職教練,要進行旅行社的門檻也相對的高,因此也讓許多教練們,少了那麼些舞台。 現在訂房網站相當發達,相信大家對hotel.com, booking.com, agoda等都不陌生,這些網站都有著透明的價格、來自住客們的評價及簡單的付款方式,讓大家可以做為參考並進行預約。於是mySKItutor網站的成立,就是基於以上的概念,提供不管是目前是否有平台進行教學的教練們一個不同的管道,可以增加自己的教學機會,也同時讓愈來愈成長的滑雪人口們,一個更多元的選擇,找到自己喜愛的教練。 教學本身就是一個責任,不但要確保學員的安全,還要透過合適的教學系統,讓學員們可以在滑雪運動中,得到樂趣及進步。教練們不止要付出心力及時間,也還需要付出機票、住宿等成本,所以我們認為教學是需要獲得合理報酬的,透過這些報酬,可以讓教練們更願意留在這個行業,而這個報酬就由教練們依自己的經驗、證照程度等自由訂定,並透過學員們的回饋及建議,讓自己成為更好的教練。 我們歡迎不管是要待滿一季、一個月、一週、甚至幾天的教練們,透過mySKItutor安排自己的教學行程,也讓對滑雪有興趣的人,多一個管道可以找到適合的教練。mySKItutor網址: http://www.myskitutor.com #mySKItutor #北半球雪季來惹

親子滑雪教學

圖片
考上教練之後,最想教的就是老婆&小孩。有人跟我說千萬不要教自己的另一半滑雪,因為最後大多都是以吵架收場,這句話其實算對了一半,因為過去幾次在小叮噹教學的經驗告訴我,老婆真的會碎念的XD,不管是教學的速度或著是教學的方式,都需要配合她去修改,萬一不照辦的話,就直接放大絕:如果滑的不開心,以後不滑了(誤)。但是看著老婆幾次去的進步,其實是蠻開心的,一來是學習有進步,而且我覺得是蠻快的(以一個不運動的人來說XD),二來是我離推坑全家的路又更邁進了一步。 下一個計畫就是2018年1月要帶三歲多的波波去滑雪,目標讓波波不怕在雪地滑行,波波個性蠻謹慎(膽小),所以我覺得挑戰還蠻大的.......。雪場選的是最熟悉的苗場,同伴找的是concon教練及他的小孩Adam,希望在同儕的壓力......ㄜ鼓勵之下,可以有更順暢的學習,最重要的是能在滑/玩雪之中得到樂趣。小孩安全帽、雪鏡、雪衣雪褲已入手,但鞋子跟板子因為波波是大腳怪,腳掌一暝大一寸,所以就決定用租的囉~ 以下節錄自CASI reference guide裡面,有關小孩教學的部分內容: ======================================================================= 小孩是滑雪學生主要的一份子,教小孩滑雪不只是關於技術層面,需要特別注意該如何進行課程。 了解小孩的身體能耐能讓教練教學時更得心應手,透過觀察小孩的發展,可以讓教練調整教學方式,讓學習更加有意義也更有趣,以收到最好的結果。小孩的學習跟大人是不同的,因為小孩是持續成長及改變的,小孩身體跟心理的發展有脈絡可尋,發展程序不變,但是發展的速度則是每個小孩都不同。全身肌肉的控制跟協調發展速度並不同,小孩的動作控制是從身體中心到四肢末端,這意味著小孩會先學會控制大肌肉群(軀幹及臀/髖部),再來才是小肌肉群(手臂,手,腿部,腳踝)。控制是從頭部發展到腳部,小孩先學會控制軀幹再學會控制腳,先學會控制臀髖部再學會控制膝蓋,腳踝及腳掌,先學會控制手再學會控制腳。小孩在八歲之前,身體的重心是不成比例的高的(安全帽又更加深了這個狀況),小孩需要一個開一點的站姿讓頭重腳輕的身體穩定些,因為在這個階段,行動的控制及力量還沒完全發展,小孩是靠骨頭在支持整個身體,而不是靠肌肉。 地形跟速度是發展技巧...

苗場王子飯店

圖片
目前到到苗場兩次都是住王子飯店,主要是因為方便,出飯店就可以滑雪,滑累了就可以回飯店休息,也就是所謂的ski-in/ski-out,非常適合初學或著是滑雪天數有限的人。飯店提供蠻多餐廳選擇,也有較平價的美食廣場,溫泉則是有室內、室外各一座,雪具店等賣店也不少,滑累了在飯店裡面逛逛也是不錯。 我兩次的交通方式都是搭新幹線到越後湯澤站轉王子飯店免費接駁車,唯一不同的是一次從東京車站搭(因為當次是羽田進),另一次則是從上野車站搭(當次是成田進)。不過要特別注意接駁車的發車時間,不然不是要等很久就是得搭付費公車。 飯店雖然不新,但是維護的還不錯,我住的是雙人房,其實三人房跟雙人房價差很小,但面積卻大上不少(25.6m2 v.s. 19.6m2),如果怕房間太小的話,可以預定三人房。房間是用磁卡進入,所以不用帶著一把鑰匙在身上,我個人是覺得很方便XD               住宿會免費提供雪板置物櫃(密碼鎖),雙人房提供的櫃子是放兩塊雪板的格局,三人房提供的櫃子可以放三塊雪板,空間有點擠就是了...               飯店內也有提供雪具租借,板況還不錯...只是租金費用也不低就是了。如果要便宜的話,附近有Lodge Oka、金六及其他雪具店可供選擇。     出了Lobby 4號館就可以看到四號纜車,非常方便,而且四號纜車很適合新手,基本上新手第一天就可以全部待在這也不成問題。 苗場的雪票不是感應式的,缺點是每次搭特定纜車驗票很麻煩(我沒另外買雪票夾),優點是大部份的纜車都不用驗票,這點倒是很不錯,哈哈。我實在好想念苗場的鬆雪跟大斜面啊啊啊  

16-17 白馬 Hakuba CASI Level 1 Instructor 考試心得

圖片
不知道哪裡來的衝動,也不知道哪裡來的信心,在我雪場經驗才2天的時候,我已經決定要報考CASI Level 1 Instructor。從2016年8月底開始,我每天不斷地更新著Evergreen Hakuba的頁面,希望能儘快決定考試日期,終於在11月底讓我盼到了考試資訊。其實早在Evergreen Hakuba公佈之前,我都差點要報名了CASI 北海道或是Team KASSI在韓國的CASI考試了,但不是時間對不上,就是考場不喜歡(韓國......感覺會被做掉 XD)。最後我報名了Evergreen Hakuba第二梯 2/15~17/'17考試及 2/13~14/'17的Prep Course 報名完的興奮感持續不了一天,就開始有點縮了,腦中不斷murmur著:這個Schedule是不是壓的太緊?滑雪是不是跟朋友應該爽爽滑就好了?這些想法在那幾天沒有停止過。在這之前還有一些小插曲,原本在考試之前,我打算去上那魯灣的CASI Level 1教練班 & 歐普雷的木村拓PAN CASI Level 1先修班。那魯灣的業務人員聽到我的滑雪天數後,說教練班是給已經有一定程度的人上的,怕我反而學不到東西,建議我先上個1~2班升級班考試以後再說(想也當然,業務問的時候..我講2天也講的很心虛),但那魯灣的升級班實在是太搶手......根本開賣前就滿班了。我只好把最後的希望放在歐普雷先修班上,但最後天不從人願,復興航空停飛了,這一團也就幾乎宣告解散了Orz 資料來源:復興航空非官方FB 最後,我決定在1月重回苗場爆滑5天,再去參加2月的考試,在苗場所找的教練跟心得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  二訪苗場(Naeba)滑雪場 (2017/1/9~1/15)— 教練篇 最後很幸運地,我拿通過了測驗!從考前立下至少要通過教學,來年再來補考滑行的超弱志向,到考試過程中,發現好像有機會通過,直到最後真的拿到證書。至少從2012年考到PMP專案管理師之後,我已經很久沒有為了證書努力過了,這一切都好像夢一般。我知道我的滑行比起其他的同學,還有太多太多需要加強的部分,但是至少我的努力最後有了成果,這一切不只是好運氣,也是我一步一步努力所爭取到的。 1. 從2016年7月開始,每日深蹲100下 + 核心肌群訓練 。 一開始我只能深蹲25下,...

二訪苗場(Naeba)滑雪場 (2017/1/9~1/15)— 教練篇

圖片
會再選苗場主要是場地比較熟悉、交通方便,結果又報了一堂阿徽的課(現在阿徽太熱門...只報的到一堂,想報要提早啊啊啊),當作是二月CASI考試前的準備...畢竟雪場經驗只有兩天,考試還是要掙扎一下才不會太慘烈!謝謝老婆的包容跟家人的幫忙,讓我自私的丟下老婆跟兩個小孩,再次踏上滑雪的旅程 這次總共找了三個教練,每天兩個小時。第一天是阿徽,第二天是苗場滑雪學校的John(德國),第三天是苗場滑雪學校的小花(台灣),苗場教練因為我們沒指定,所以都是苗場滑雪學校安排的,我只說希望是中文教學而已,滑雪學校回覆有一天只有英文的,其實也沒差,因為CASI考試就是英文,所以就當作是複習一下英文... 一直希望在阿徽上課之前可以先熟悉一下雪道,因為上次到雪場已經十個月前了,而且課程只報到兩小時,實在不想浪費時間在重新找回感覺。可惜第一天班機是 下午兩點 才到,就算趕到雪場夜滑也沒剩多少時間了(事後證明,我們到雪場時根本連夜滑都結束了),所以只好作罷。課堂一開始,阿徽要我們先上四號纜車,讓他看一下滑行狀況,小叮噹的時數在這時候完全發揮了效用(驚),讓我很順利的S turn到底,瞬間讓我自信心增加200%,要知道上次在這個雪場,我只會toe side sidesliping啊! 但教練還是點出了一些問題: 1.滑行的軌跡不夠圓,因為轉彎完急著準備下個彎,所以並沒有完成整個圓。教練提到下半圓是減速圓,不完成的話在速度控制上會打折扣。 2.轉彎應該是要以Lower Joint(hip, knee, ankle)為主,其實這我在 CASI lv1 影片 已經知道了,但知道跟執行實在是兩回事,以我的程度轉彎時要注意的點太多了(淚),所以一直無法兼顧,也遲遲無法領略其中訣竅。 3.Up & Down不夠明顯,我認為這個跟創造節奏息息相關,教練說考官有可能會要求類似老鷹展翅,或是要學員以房子跟老鼠的姿勢,來強調滑行中的Up & Down。尤其是我們身高比較高的(挺),在跪姿時本來就會比較吃虧。教練說有一個偷吃步的方式,就是把binding調到最開...但我因為連滑行都還不太順,就沒有特別試了。 課程結束前,教練還請我們做了單腳落葉飄(還好不是單腳s turn),跟請我們switch換非慣用腳來滑行...